第四百二十七章 祸不单行-《龙悦荷香》
第(2/3)页
加之听风山道路崎岖、扑朔迷离,很快便将那如入迷雾的中年人甩得无影无踪。
我却一直悄悄尾随在师兄身后,看看你母亲,再看看师姐,更是怒从心中起,恶向胆边生,及近山顶,我一跃而上,拦住师兄。
当时的我,满腔悲愤,刻骨仇恨狂泻而出。根本不容师兄解释,便大打出手。
我二人打得飞沙走石,天昏地惨,精疲力竭,倒地不起。”
青荷听到此处,心下黯然:“这一段母亲和我说过,现下旧事重提,依然触目惊心。”
阿龙满面悲戚:“当时我悲愤已极,不去深思。现下想来,我的武功远在师兄之下,多亏师兄一味承让,如若不然,我早已命丧九泉。
哪料到灭顶之灾,还在后面。
当我亲眼看到师尊师娘双双密室罹难,那般伤痛便如地崩山摧,日陷月毁。
回想方才师兄还与‘凤焰’父子情深,‘凤焰’更是口口声声欲杀死师尊泄愤,我大彻大悟:‘自不必说,害死师尊者,便是他们父子。’
我完全丧失理智,更是把满腔愤怨全部倾注在师兄身上。
师兄一日之间,家破人亡,本已处在崩溃边缘,哪受得起这般构陷?
自此,兄弟又是大打出手,我们彻底恩断义绝。
那时,我并不知‘凤焰’是南虞国君。为报师仇,我整整三个月,发狂一般,不眠不休,找遍南虞各门各派,只想挖地三尺,找出‘凤焰’这个凶手,将其碎尸万段。
直到一日终于听说‘凤焰’被虞君剿灭,已是尸骨无存,我才怀着满腹未尽的仇怨,踏上回乡之路。
回想一切,无可回顾,只剩悔不当初。”
青荷痛心不已,轻声安慰:“阿龙,剿灭‘凤焰’的实际上便是父君。当时,祖父母双双罹难,激起他冲天之怒,是尔他一改初衷,拔剑奋起,杀回南虞。后又联合曾祖旧部,历尽千难万险,大败‘凤焰’,终于为祖父报仇,并夺回君位。‘凤焰’虽然现在还逍遥法外,可依然还是害人害己,自作自受。”
阿龙思及往事,口中轻叹:“我也疑心你与阿逢、明月一母同胞,曾夜探荔粤宫探寻蛛丝马迹。可是,我所见虞君、虞后,并非你父母,是为何故?”
青荷莞尔一笑,轻声解释:“我父母生性简朴,不喜华堂高屋,阿龙入宫仓促,自然寻他们不到。”
阿龙闻言不尽惊疑,青荷耐心详解:“父君继位之初,本欲立母亲为后,哪料朝野上下,一片反对之声。
当时,山河破碎,百废待举,父君继承曾祖遗志,期望推行新政,破旧立新,也好力挽狂澜,富国强民。可惜,他刚刚组建的南虞政权,根基不稳。
泰宇之妹静姝,不仅出身望族,血统高贵,更是南虞了不起的女英雄,在讨伐‘凤焰’的五大战役中,冲锋陷阵,功不可没。
泰宇之父乃开国元勋,更是战功赫赫,位高权重。他得寸进尺,暗中密谋,联合上书,胁迫父君迎娶静姝为后。
父君为稳定社稷,为安抚人心,为治疆安邦,更新政得以顺利推行,只有忍辱负重,迎娶静姝。
只是,让人匪夷所思的是,静姝入主后宫不久,不知何故,彻底转性,一心向佛,不问红尘。
更有一事,当真惊世骇俗。不要说南虞历朝历代,就是九州列国也不曾有过如此先例。那就是:十七年来,我母亲无阶无品,无名无分,却是唯一的、真正的王者之妻,后宫之主。”
阿龙恍然大悟:“我明白了,常翼兄妹常常提到“君夫人”,对之敬若神明,原来‘君夫人’并非君后,而是你母亲。”
青荷俏皮一笑:“我母亲虽是顽皮,却也不可小觑,她主持后宫,施展三式,一是推行精兵简侍,二是消灭繁文缛节,三是废除太监之制。
再说那些爱管闲事的群臣,眼见母亲生儿育女,宠冠南虞,封妃之事父君却绝口不提,均感过意不去,便有礼部尚书当朝进谏。
我父君一笑置之:‘阿笛是我妻子,我们自拜天地,自成夫妻,相依为命,患难与共。我爱她,她爱我,我幸福,她知足。何须强加册封这等世俗,毁我最后一片乐土?’
礼部尚书叩拜又说:‘君上,南虞乃天朝大国,君上乃大国之君,一言一行皆乃万民之表率,决不能违反圣人之道。’
父君微微一笑:‘何谓圣人之道?’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