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四十章 青兮荷兮-《龙悦荷香》
第(2/3)页
那一刻,天地之间,日月之边,只剩下他的孤单,只剩下他的遗憾。
他不懂,他无知。他不解,他无怨。不,有的是眷恋,有的是伤感。悲极苦极,往日吟唱,犹在耳边:
青兮荷兮,青荷为莲。我思故人,适彼湖畔。大江东去,你我无缘。之子之远,惟余缠绵。
青兮荷兮,青荷为莲。我思故人,采彼茶园。雪山西去,彻骨冰寒。之子之远,银鬓霜染。
青兮荷兮,青荷为莲。我思故人,露彼桑田。云头北去,望眼欲穿。之子之远,万里云帆。
青兮荷兮,青荷为莲。我思故人,触彼浪巅。暴雨南去,弄曲拨弦。之子之远,星光成幻。
青荷瞒着泰格,终于如愿以偿,手捧休书,飞身出帐。本以为一身轻松,哪料一颗心却史无前例的沉重。
一片悲凉,悲凉到抑郁,一片伤痛,伤痛到窒息。根本看不到脚下的路,懵懵懂懂,跌跌撞撞,翻过一山又一山,游过一水又一水,根本不知前是何路,更不知身在何方。
爬上顶峰,疲累至极,眼望黑暗中的山河,只剩无尽的沉疴。
再也熬忍不住,倒地昏迷,直到黎明,忽听鹤唳风声,方才苏醒。
居高向下一望,深谷之中,埋伏无数蜀兵。
青荷倒抽一口冷气:“我这灾星,难道又一次误打误撞,来到暗藏杀机的战场?”
那一刻,从未有过的绝望袭击她的心:“我只想再看他一眼,不要让我这一生只有抱憾。”
此地虽险,离他却近,再不愿独自离去。
青荷自然不知,卓幕、巴横、秦峰、川纵已是奉命出兵,为引吴军深入,却遭遇不小的挫折。
博赢异常狡猾,深恐中计,宁肯多耗时日,兵取沟壑纵横、道路崎岖、艰难险阻的天井峡,也不肯就近走那两侧悬崖峭壁、周边草木皆兵的大宁谷。
巴横最先得到消息,无奈之下,一边火速回禀阿龙,一边紧急下令,按原计划后队变前队,向天井峡赶超。
不料,中途忽见一路精兵飞马而来,上前细观,才知是蜀君卓云顺长江急流而下,由缘城急奔至夔州,又辗转来到疆场。
巴横三言两语禀明战况,卓云大加赞赏。细思之后,更觉诱敌大宁谷,胜算更大。
念及于此,卓云越想越心急:“博赢神出鬼没,诡计多端。今日战局,更是敌众我寡,实力悬殊太大。因阿龙曾远在北夏,交兵北鞑,我西蜀三战三败,接连失利。更何况,北鞑依然虎视眈眈,我西蜀依然腹背受敌。倘若不能紧抓战机,扭转战局,蜀国危矣。”
卓云心急如焚,不顾堇茶劝阻,率领五千人马,舍命冲杀,以自己做诱饵,直取博赢。
“神农四贤”大骇,更是大出意外,急跟左右,舍死护驾。
就这般,青荷矗立山巅,居然惊奇地发现,卓云率领数千之众,便与博赢主力大军正面交锋。
只冲杀了一个回合,卓云寡不敌众,死伤过半,三军力不能支,败下阵来,奔着大宁谷方向,落荒而逃。
青荷念及阿龙,一颗心缩成一团:“卓云倘若被擒,定会危及所有蜀军。”
博赢一眼看出卓云意图,一番算计,满心狂喜:“卓云到底年轻,抵不住压力。事到如今,他远在天边,近在眼前,何须追到大宁谷?根本就是唾手可得。天与不取,反受其咎。时至不行,反受其殃。我不抓他,更待何时?”
念及于此,博赢再不犹疑,手中令旗一挥,达摩长剑当空一举,十万大军,犹如追风逐电,风卷残闪,直扑卓云。
博赢如意算盘打得相当精准:“兵者,诡诈也!但若兵贵神速,乘虚直入,必能在卓云入谷之前,彻底粉碎他的诱敌计划,将之生擒活拿。我便可以卓云为质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消灭蜀军主力雄师。”
哪料生死关头,卓云所率骑兵残部,突然回光返照,前队走马如飞,快如奔雷。后队死舍忘生,全力抵抗,甘当炮灰。及至大宁谷口,博赢刚好追卓云追了一个马前马后,马头马尾。
博赢素来谨小慎微,怎奈数次大捷,大长他骄傲之心,更让他利令智昏。更何况,反正有卓云做垫背,索性紧追不舍,冲进大宁谷。
刹那之间,吴蜀两军,狭路相逢,便在大宁谷中,展开浴血奋战。
一时间,万箭齐发,炮火齐鸣,飞沙走石,刀枪剑雨,天昏地惨。
喊杀声四起,青荷却听而不闻,视而不见,她在奋力寻她的阿龙。
突然,对面山头之巅,冲出雄狮上万。
为首一人,那是谁?银盔银甲,雄姿英发?部署有方,指挥若定?是他,就是他,她的阿龙。
就在那一刻,青荷逐渐恢复的神志,从未有过的清晰。
再看大宁谷中,十面埋伏,险象环生;八方陷阱,层出不穷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