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六十三章 生死蜀山-《龙悦荷香》
第(2/3)页
这般一想,痛上加痛
。是尔虽觉她行事不妥,却狠不下心出言相责。
好在青荷没跪太久,两只小手虽笨,关键时刻也能快刀斩乱麻,快手分脚丫。
双燕得了自由,两声轻叫,翅膀一拍,“噗嗤”一下,飞上高空。
青荷始料不及,一脸懵懂,一脸笑靥:“海阔凭鱼跃,天高任鸟飞。”
博赢终于重温这般灿烂的笑容,只觉绿草如茵,繁花似锦,玉树临风,涤荡心荆。更听知了浅唱,更觉夏风清凉,不由心情大好,满面欢畅。情不自禁,幸福在心中涤荡。
这一刻,博赢无极喜乐,乐到极处,就忽觉背后“风门”大穴一阵剧痛,原来一把“飞龙剑”已经架上了脖颈。
博赢大吃一惊,妄图侧身闪躲,可惜为时已晚,人未逃脱,一颗荔枝已先他而从怀中滚落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在那个雷电交加的深夜,暴雨初歇,蜀国大营之中,三道身影快似灵猿,急似闪电,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飞出帐外,跨上战马,驶出营盘,疾驰着直奔蜀陵山。
三者不是别人,正是泰格、丘山、奇燕,怀中还抱着两个重伤员阿龙、常翼。
黎明时分,三人奔至蜀陵山脚,眼见道路艰险,纵马难行,索性弃马登山。一路穿山跳涧,终于奔至蜀陵仙宫。
泰格的两只信鸽深通人性,也是一路跋山涉水,寸步不离。
话说前日晚间,奇燕眼见阿龙伤势过重,唯恐误他性命,便向卓云如实回禀:“民女已是黔驴技穷,再也无力回天。”
卓云闻言愁眉苦脸,肝肠寸断:“神医都束手无策,这可如何是好?”
奇燕略一沉吟:“或许这世间,能救龙相的还有一人。”
卓云心急如焚:“是谁?神医快快相告。”
奇燕面色凝重:“倘若家父‘花仙’出手,或许能够起死回生。”
当此时,卓幕也是重伤昏迷,卓云只有与堇茶商量:“我对‘花仙’早有耳闻,所恨绝世高人无缘相见。老人家不仅是神医之父,又是阿龙师叔,还与咱们‘神农派’大有渊源,他救治阿龙必会不遗余力。”
堇茶深以为是,于是西蜀上下达成一致。
蜀灵殿中,“剑仙”仔细探查一番阿龙伤势,不由倒吸一口凉气,只觉太过棘手,急忙吩咐座下弟子:“快快去请你们师叔。”
奇燕众人寻遍前庭后院,终于在隐蔽的后山洞穴之中寻到“花仙”。
小老头为移植碧瑶莲煞费苦心。碧瑶莲太过娇贵,种植、发芽、培育、生长每一步都是极为不易,需要适宜的水土、温度、湿度和光照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小老头寻了一处阴暗温暖的溶洞,挖山凿穴打造一处含幽池,又耗费一年时日,终于如愿以偿将碧瑶莲安家至蜀陵宫。
如今“碧荷已露尖尖角,含苞欲放笑弯腰”,碧绿碧绿,分外妖娆。
“花仙”正精心培育、忘乎所以,对徒子徒孙的飞奔寻找,居然充耳不闻,视如不见。
直到奇燕跪地连连磕下十个响头,他才抬起一双慧眼。闻听阿龙有难,这才顾不上沾花惹草,飞奔着回了蜀灵殿。
细观阿龙伤势,“花仙”难过得连连摇头,待把过脉,探过内息,更是紧皱眉头。
眼看“剑仙”,“花仙”无限伤感:“师兄,生死有命,富贵在天。阿龙伤重,五脏折损,六腑齐伤,就是华佗在世,也是无力回天。依我之见,咱们兄弟再不要悲天悯人,好在后山多得是至尊至贵的金丝楠木,不如尽快做成棺椁,阿龙得此厚葬,也算死得其所。”
“剑仙”闻听此言,泪流满面:“死便死了,金玉裹体与暴尸荒野,又有何分别?”
“花仙”悲苦无限,涕泪连连:“师兄所言极是,我那发妻走时,我曾吐血数斗,悲哭数年,又有何益?”
言毕仰天长叹:
泣血蜀陵,抚泪听风,何处闻龙声。
悲啼巴山,梦哭夜雨,无处见龙影。
“剑仙”更是涕泪纵横:“师弟,难道你也回天乏术?阿龙可是听风的宝贝徒弟,你我若救不活他,如何见听风于地下?何况没了阿龙,倘若北鞑南侵、东吴西征,不知又要苦了多少黎民百姓。”
“花仙”闻言风云突变,瞬间大言不惭:“幸而师弟不是华佗,更胜似华佗。”眼见师兄满脸喜色,又心生羞惭:“师弟虽有良策,只是太过冒险。倘若于事无补,师兄千万别心生抱怨。”
“剑仙”连声鼓励:“师弟,阿龙命在顷刻,事到如今,再不能畏手畏脚,倘若大胆一治,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。”
第(2/3)页